法律知识网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,集法律资讯、法律知识、法律咨询、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。

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

导航菜单

听说特发性震颤有遗传,是真的吗

听说特发性震颤有遗传,是真的吗

听说特发性震颤有遗传,是真的吗

 最佳答案:

      特发性震颤具有遗传倾向。研究表明,大约60%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病史,这种遗传模式通常被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,即只要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,子女就有50%的概率遗传该基因并发病。

      目前,已发现多个与特发性震颤相关的致病基因,如位于2号染色体长臂的ETM1基因、3号染色体长臂的ETM2基因等。这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,使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出现问题,进而引发特发性震颤。

      并非所有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人都会发病,环境因素在特发性震颤的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。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毒素,如重金属、杀虫剂等,可能增加发病风险。压力、疲劳、情绪激动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特发性震颤的症状。而且,临床上也有部分特发性震颤患者没有家族遗传史,其发病可能是由基因突变等其他原因所致。

      遗传是特发性震颤发病的重要因素,但不是唯一因素,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震颤会有遗传吗

      特发性震颤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,70%特发性震颤的患者有遗传病史,少部分是散发的。这种病人表现为双手对称性的在活动的时候,或者维持一个姿势的时候出现细小震颤,比如双手平举的时候发现手抖,或者拿筷子夹东西的时候手抖,还可以出现头部或者下颌的抖动。随着病情的进展,可能病人会有缓慢的加重,加重期比较漫长,大概10年、20年不至于很严重,严重者患者的生活自理会受影响,比如拿筷子夹菜夹不住,这种情况需要治疗。
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,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@gmail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合作:Li20230712@gmail.com